全国人大代表秦和:办好新时代乡村教育
高峰
2022-03-10
“进入新时代,进一步办好乡村教育,关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,关乎乡村振兴大计。”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、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提出,将乡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,统筹研究解决乡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,持续用力,推动乡村教育再上新台阶。
“虽然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,但教育教学质量总体不高,许多家长不愿意孩子上乡村学校就读。”秦和认为,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国家区域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,大量乡村学生流向城镇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就读,应统筹使用好乡村闲置教育资源,及时对教育资源布局作出动态调整和优化,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。
秦和建议,应继续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,加大对教师队伍、教育教学环节的投入,推动乡村学校提质增效;全面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,加强存量乡村教师培训,通过交流轮岗、顶岗实习、支教等多种方式,为乡村学校补充一批高素质教师。同时,乡村教师的身份不要固化,要流动起来。既要组织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,也要让乡村教师有机会到城镇学校工作,打破城乡教师的二元结构,激发乡村教师队伍的活力。
“对乡村振兴而言,教育至关重要。乡村学校办得好不好,直接关系到乡村能够留得住人,进而影响到乡村的产业发展和社会结构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振兴乡村,首先要办好乡村教育。”秦和建议,加强乡村教育工作与乡村振兴统筹,在乡村振兴、乡村建设的全局视野下谋划和发展乡村教育,乡村振兴规划、乡村振兴经费安排、乡村振兴工作考核都要同时考虑教育,优先支持教育。赋予乡村学校更多的功能,让乡村学校融入本乡本土,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高地和重要引擎。
本报记者 高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