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其不争 故利天下

——李玉和他的食用菌产业强国梦

本报记者 高峰 韩雪

人民政协报

2020-10-20

李玉:吉林省长春市政协常委,中国工程院院士,吉林农业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,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室主任。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
    “食用菌不与人争粮、不与粮争地、不与地争肥、不与农争时、不与其他争资源。”

    ——李玉  

    出野外,是李玉每年的一项主要工作。

    从每年的4月底5月初开始,十几个人需要深入到自然保护区里,每隔十天到山上集中采一次蘑菇,回来整理资料,如此循环往复,一般会持续到9月份,到自然界中不再有蘑菇生长。

    这项几乎贯穿野生蘑菇生长周期的工作,基本占据了李玉的绝大部分时间。“我年轻的时候,常常在野外,经常还需要住到山里头。”在陕西和四川交界的山上,他遇到过狗熊;在深山老林里走着,毒蛇会吐着蛇信子突然出现在人的头顶;在国外野外时,曾被蚊虫叮咬到整张脸全肿了起来,完全变了模样。大自然中不乏危险的力量,他有过在河边走着走着,前面突然来了大水,得赶紧朝相反的方向跑的经历。

    问他去过哪里?“你说我哪里没去过吧。”今年76岁的李玉,几乎跑遍了我国的名山大川。每年,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带着团队到山里去出野外,寻找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没被发现的食用菌。

    ■李玉的玉木耳

    柞水木耳火了!

    “小木耳,大产业。”4月20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,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。看到当地黑木耳、玉木耳喜获丰收,在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硬核作用,习近平总书记对柞水木耳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
    当晚,县里就打电话向李玉转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。

    玉木耳因色泽洁白、晶莹剔透而得名。而且,还与李玉名字当中的玉字相合。因为玉木耳是李玉院士及其团队发现并选育出来的国家专利品种。

    “当听说玉木耳比黑木耳营养价值更高、品相更好、价格更高时,总书记说,这个好,以后就要发展这样的品种。话音刚落,现场一片掌声雷动。”电话中,他们非常激动。

    “这个点赞,让我们食用菌人倍感振奋,深受鼓舞。”鼓舞人心的话语,传到千里之外身处白山黑水间的李玉也激动不已。

    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之后,柞水木耳一下子成了市场售卖的热点,开始在互联网上霸屏,在电商平台热销。前不久,淘宝直播发起了一场陕西助农扶贫活动,淘宝主播李佳琦和薇娅的直播间同时开卖。2000万网友冲进直播间,24吨柞水木耳全部被秒光,尤其是李玉选育的玉木耳,很快被抢购一空。

    当晚,在直播间参加现场带货的柞水县副县长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:“今晚累计300万元的柞水木耳,相当于柞水县去年全网4个月的线上销量。”网友纷纷刷屏:直播一夜,堪抵4月。

    与食用菌打了40年的交道,李玉一直致力于食用菌科学与工程产业化研究,他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程。

    1978年时,中国的食用菌总产量5.7万吨;2018年,中国的食用菌总产量已达4000万吨。

    “这是什么概念?40年,700倍!哪一个作物的产量40年能增长700倍?哪一个国家能在短短40年内把一个产业做得增加700倍?”李玉反问的语气中半是感慨,半是骄傲。

    当国际上的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对李玉说,“你们这个团队对中国的食用菌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,历史会记住你们的。”

    “记不记得无所谓,再过几十年我也没了,但是这个产业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是的,如今的食用菌产业,已成为继粮、油、果、蔬后的第五大农业种植业,我国也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食用菌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。

    ■带着农民在蘑菇地里“捡钢镚”的“财神爷”

    吉林省蛟河市,早在3000年前,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活、繁衍生息。蛟河市黄松甸镇地界内,有一座山,当地人称之为摩天岭。其东侧是一片空地,因早晚温差大,气候条件特殊,成为黑木耳的最佳生长地。

    种木耳、收木耳、卖木耳……成为近几年镇上最常见的场景,将近95%的小镇居民,从事黑木耳种植加工或与此相关的行业。在年产值10多亿元的背后,除了自然优势,也跟李玉有关。

    立秋刚过,蛟河市通往黄松甸的高速公路两旁丛林尽染,细雨中,沿途黄松甸镇的山前屋后空地上,随处可见栽种木耳的大棚和一段段等待采摘的黑木耳,在雨中散发着敦厚的生机。

    “今年木耳生长不错,能卖上个好价格。”在菌农孙俊富家的大棚中,李玉一边说着话,一边小心地走着,时而又停下脚步,仔细查看木耳生长的情况。这些黑灰褐色的木耳,是能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“金耳朵”。

    黄松甸镇地处长白山余脉,平均海拔474米的高寒山区气候过去一直是制约黄松甸经济发展的短板。“地不多,半冬过,打点粮食够吃喝”是过去对黄松甸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
    “这里的百姓穷怕了,总想要改变点什么。”李玉说,就连当地政府也煞费苦心,想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情况下进行创富。在尝试过种植旱烟、土豆、甜菜等最经济作物终宣告失败之后,在上个世纪80年代,黄松甸人开始尝试人工黑木耳栽培。

    就这样,袋料栽培木耳被引进了黄松甸镇。木耳赚钱,黄松甸人积极性很高。到上世纪90年代,各村已有了几百万包的栽培规模。为了造势,大伙儿在302国道旁竖起一个牌子:“中国木耳生产最大的乡镇———黄松甸”这在当时是个颇为大胆的举动。

    “出差途中,偶然看到了这块牌子,我就找上门来。”李玉笑着说,没想到,自己的主动上门,与黄松甸镇一拍即合。从此,为黄松甸镇食用菌产业开启了大学带动产业、科学家扶持栽培户合作的模式。

    “那时候,只要有时间,我就去黄松甸。”李玉说,在镇里,他和农民一起摸爬滚打,培育新品种,探索地面摆放全光栽培,推广微孔出耳技术……“当时没有高速公路,302国道路况较差,我就起早去,贪黑回。”

    十几年下来,黄松甸镇成为中国知名的黑木耳之乡,农民的收入也从一亩地收入300元钱开始,翻番儿地往上涨。李玉也成了当地黑木耳产业领路人,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“木耳院士”“农民的财神爷”。

    每年三四月份,李玉都要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到白山黑水的田间地头、菇棚车间开展科普宣传活动。每到这个时候,周围的菌农像过节一样,从四面八方赶来,为的是听他一堂课。此时,李玉似乎忘记了疲惫,又变得年轻了,讲起蘑菇种植技术总是滔滔不绝。几毛钱的菌苗种到地里就可以变成几元钱的蘑菇,当地农民笑着说李玉是让他们在蘑菇地里“捡钢镚”。据不完全统计,他先后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,辐射带动菌农3万余户。

    ■“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”的实用主义者

    木耳,成了黄松甸的一道风景!而“风景”却不仅仅在黄松甸一地绽放。

    陕西省柞水县位于和合南北、泽被天下的秦岭腹地,满眼尽是连绵不尽的山川。唐代诗人贾岛《题安业县》云:“一山未了一山迎,百里都无半里平。”描写的正是当时的柞水。

    尽管交通不便,但柞水当地盛产椴木,而椴木最适宜木耳生长。

    据柞水县副县长谢俊峰介绍,近百年来,当地群众一直有种植木耳的传统。“由于传统的种植方式技术不成熟,耗时长、产量低,木耳产业发展长期处于小而散的状态,并没有给百姓带来富裕生活。2014年初,柞水县贫困发生率为44.04%。”

    2017年,柞水县开始把木耳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,并通过科技部牵线与李玉院士团队取得了联系。由此,李玉和他的团队开始了与柞水的“千里交集”。改变,也从这一刻开始。

    “当时,柞水木耳产业的现状是起步晚、基础弱、链条短,在关键核心环节上缺乏技术支持,面临的困难很多。”谈起当年合作的情景,李玉依然记忆犹新,“柞水木耳形好肉厚、营养丰富、市场紧俏,且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但想把‘柞水木耳’打造成品牌,就要先搞明白品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。”李玉说,为了对当地木耳产业把脉问诊,他亲自带领团队深入柞水县全境,“我们做了最基础的工作,把当地所有的菌类都进行了调查,摸清当地的资源”,开展秦巴山木耳种质资源发育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。

    这一干就是三年。李玉和他的团队几乎跑遍柞水县的每个村庄,基本上没休过周末。最终,为柞水选育出5个宜栽品种,并实现大面积推广,辐射带动全县9个镇办42个村发展木耳产业。

    科技虽然为柞水木耳插上了“翅膀”。然而,什么时候该浇水、该通风?现代化菌包生产对农户、基层干部来说,颇为陌生。为了让菌农尽快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,李玉团队又制定了木耳的生产标准和规程,并进行培训。

    “我们为柞水县编制了柞水木耳生产标准。”李玉制定的规程为木耳工厂化生产、科学化大田管理、等级划分提供了技术支持。到这,这事算是画了个比较圆满的句号。李玉又开始思考如何增加木耳的附加值。

    食用菌产品不能局限于鲜品和干品放在饭桌上,还要研究如何把菌农组织起来,进入农产品加工、流通等领域,让菌农分享流通加工环节粮食增值的收益。

    “其实菇类是真可以点草成金。”李玉表示,所谓深加工,一是食用菌主食化,比如做成香菇面条、素食面,二是制成各种酱类,全株高值化利用。“从生长周期、生产产量、生长质量来说,食用菌应该成为人类主食。”很快,木耳冰淇淋、木耳脆片、木耳菌草茶、木耳益生菌等新产品相继被李玉团队研发出来,形成木耳全链条产品矩阵,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。

    “我们考虑的不是光给资源,而是要把它变成产业,比如食用菌主食化当中,就包含了一个大健康的理念。”李玉的团队带去了一整套体系,有机器、产品、方法,还有文化。

    如今,柞水累计发展木耳1.58亿袋,生产干木耳7000余吨,实现总产值5亿多元。受益于木耳产业,柞水全县累计实现51个贫困村出列、13406户42088人稳定脱贫,贫困发生率降至0.91%。

    “李院士让我们由种玉米变成了种木耳,由木耳种植的‘门外汉’变成了掌握技术的‘土专家’,由亩收入不足千元变成了上万元。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底气更足了!”村民们说。

    但在公开报道中,关于李玉的内容并不多。“说来说去有什么用处呢?说十句不如干一件事来得实在。”本是山东人的李玉,口音已经非常“东北”了。而总跟农民待在一起的他,也实际得跟农民一样,“希望做点实际的事,最好是看得见摸得着,还能用得上的。”

    ■孤独的拓荒者

    我们平常在市场餐桌上看到的金针菇,有细而长的柄,顶上托着一个小小的菌伞,乍看上去颇似一颗长长的大头针。但这样的金针菇,并不是自然界原有的物种,而是人工培育出来的。

    “野生的金针菇,上面戴着一个跟银元差不多大的大伞盖。现在我们看到的金针菇,是日本的同行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人工方式培育出来的,让上面的盖不展开,这样吃起来的口感更好。”李玉的工作,更多干预的是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。

    李玉不出野外的时候,主要忙乎的就是这部分涉及到分子生物学的工作,这些通常是李玉在实验室里需要完成的。

    几乎天天都有人找李玉。有政府官员,企业技术人员,更有农民。在他看来,自己研究的食用菌不是高精尖,比不了原子弹那么轰动。也不高大上,朴素日常,但人的一日三餐谁也离不了。

    “从科学上来说,中国的食用菌发展在世界上是领先的。”李玉是世界上第一个为黏菌新种定名的中国人,同时也是我国食药用菌研究领域唯一的院士。从事菌物科学研究的40多年里,他醉心菌物世界,求索拓荒。

    1966年,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的李玉,来到吉林。那时“文革”已经开始,到吉林省农科院报到时已是1967年春天。

    “农科院领导说,你得到下面的农科所去。我这个人比较听话,继续北上,到了吉林省农科院白城农科所,一干就是10年。”

    1978年秋,李玉考取了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的硕士研究生,师从我国著名的真菌学家周宗磺教授。作为研究生班的班长,李玉专业功底扎实,实践经验丰富,又得刘波、白金销、刘锡琏几位国内知名菌物学家执教,逐渐成为导师周宗磺心目中最优秀的“嫡传弟子”。可惜在李玉即将毕业之际,老人因病逝世。临终前,老先生专门嘱托李玉,希望他把菌物研究继续进行下去。

    多年来,作为菌物科研领域孤独的拓荒者,作为菌物世界的守望者,李玉饱尝了无数艰辛,也收获了无限喜悦。不仅把导师的愿望变成了现实,而且将菌类科研成果推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前沿——

    40多年来,我国食用菌的栽培方式从木段发展到代料,发展到了工厂化、智能化阶段;种植品种也从群众熟悉的平菇、香菇、木耳等大宗品种,发展到桑黄、灵芝、羊肚菌等珍稀品种。

    30多年来,李玉累计培养菌物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上百人,大部分已经成长为菌物产业的领军人才或骨干力量。“李老师先后主持科技部973、农业部948等科研项目40余项,创新和改进了8项关键技术。”李玉的学生李长田表示,在李玉的努力下,北方食用菌发展中的工程技术难题得到了解决,真正实现了国家“南菇北移”“北耳南扩”的食用菌发展战略。

    食用菌需要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相结合。40年来,他和他的团队在40多个贫困县(市)留下足迹。如今依然率队在一线,每年有260多天在贫困县助力脱贫攻坚。

    “当初有人问我,‘你们老研究这些菌有什么用?谁关心多一种少一种?就不能研究点让老百姓挣钱的事儿吗?’”这样的质疑激发了李玉的家国情怀,推动他将科学技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脚步,他不分昼夜搞科研、定期外出采标本、在出差的路上编撰学术著作;用30年的时间助推吉林蛟河成了木耳产业重镇;带领团队培育新品种玉木耳,成为农民稳固脱贫的幸福产业……

    针对吉林省地处黄金玉米带、产量高效益低这一“新东北现象”,作为长春市政协常委的李玉先后提出“南菇北移”“东木西草”“食用菌产业应纳入国家新兴战略产业”“食用菌资源的高值化综合利用”等建议,被国家、吉林省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,成为新的产业亮点,极大地推进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化。作为科学家,李玉在一线不断钻研突破各种技术难关;作为政协委员,他说结合自身工作进行建言资政,对国家在食用菌领域战略布局的建议,也是自己的一项工作。